激石外汇官网:关税截止日逼近:美股“不屑一顾”创新高,美债却“四连涨”暗藏市场焦虑

激石外汇官网分析:2025年7月22日,距离特朗普政府设定的8月1日“对等关税”最后期限仅剩10天,美国金融市场呈现出罕见的两极分化现象——美股无视风险继续冲高,标普500指数和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本周再度刷新历史纪录;而美债市场却连续四天上涨,30年期国债收益率从5%回落至4.95%,反映出投资者在乐观情绪下的深层避险需求110。这种矛盾的市场表现,究竟是投资者对关税威胁“免疫”,还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一、美股“不屑一顾”:市场已对关税威胁麻木?

尽管特朗普政府多次强调8月1日是“硬性截止日”,未达成协议的国家将面临更高关税,但美股市场却表现得异常淡定,甚至屡创新高。

1. 标普500、纳斯达克再创历史新高

  • 标普500指数本周上涨0.2%,接近6300点大关。
  • 纳斯达克指数上涨0.4%,突破20800点,科技股仍是市场领头羊。
  • 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微涨0.2%,主要由Verizon(+4.6%)和Domino’s Pizza(+5.2%)等财报超预期的公司推动。

2. 市场为何不再恐慌?

  • “狼来了”效应:特朗普政府多次推迟关税实施(如4月9日、7月9日两次延期),投资者已习惯“先威胁、后让步”的模式。
  • 企业盈利强劲:81.4%的标普500成分股公司Q2财报超预期,部分抵消了关税担忧。
  • 美元走弱利好跨国企业:美元指数年内下跌9.7%,苹果、微软等海外收入占比较高的公司受益。

然而,摩根士丹利警告,市场可能低估了关税的长期影响,尤其是若税率从当前的16%回升至20%(特朗普4月所称的“解放日”水平),消费通胀可能加速。

二、美债“四连涨”:避险情绪悄然升温

与股市的乐观形成鲜明对比,美债市场近期连续上涨,30年期收益率从5%回落至4.95%,10年期收益率也小幅下行10。这一现象表明,部分资金正从风险资产转向避险资产。

1. 美债上涨的三大驱动因素

  • 美联储独立性担忧:特朗普盟友近期指控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作伪证”,市场担忧其可能被撤换,导致长期美债收益率波动。
  • 通胀预期降温:尽管关税可能推高物价,但近期能源价格回落缓解了部分通胀压力。
  • 日本政治动荡外溢:日本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惨败,市场预期日本政府将加大财政刺激,导致日债收益率上升,部分资金流入美债。

2. 德银警告:若鲍威尔被撤换,30年期美债收益率或飙升56个基点

德意志银行最新研报指出,若特朗普政府强行撤换鲍威尔,可能导致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丧失信心,30年期美债收益率可能飙升50个基点以上,引发全球债市动荡。

三、8月1日后可能的三种情景

随着关税截止日临近,市场可能面临以下三种情景:

1. 情景一:再次延期(概率40%)

  • 特朗普政府可能以“谈判进展良好”为由,第三次推迟关税生效日。
  • 短期利好股市,但长期削弱政策可信度1。

2. 情景二:有限实施(概率50%)

  • 美国对部分国家(如欧盟、日本)加征关税,但对关键盟友(如加拿大、墨西哥)给予豁免。
  • 市场或短暂震荡,但不会引发系统性风险39。

3. 情景三:全面开战(概率10%)

  • 若美国对所有目标国家实施高关税,可能引发全球贸易战,股市暴跌,美债收益率飙升。
  • 欧盟已准备反制措施,包括对美国科技、汽车行业加税6。

四、投资策略:如何应对市场分化?

面对股市与债市的背离走势,机构建议采取以下策略:

  • 股市:短期关注财报强劲的科技、消费股,但需警惕8月1日后的回调风险。
  • 债市:德银建议做“收益率曲线陡化交易”(买入短债、卖出长债),对冲美联储政策不确定性。
  • 外汇:美元走弱趋势或延续,欧元、日元可能受益。

结论:市场“乐观”背后暗藏风险

当前美股的强势表现,更像是投资者在“别无选择”下的被动乐观,而非对经济基本面的真正信心。8月1日关税大限、美联储人事动荡、日本政治危机等因素,仍可能随时引爆市场波动。美债的“四连涨”或许正是聪明资金的预警信号——风暴可能比想象中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