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没有赢家”的贸易协议——欧美关税谈判终于达成,但德法两国均表示不满,市场以欧股下跌、欧元走软回应,投资者担忧协议细节可能加剧欧洲经济衰退风险。
激石外汇官网分析:2025年7月29日,经过数月的激烈博弈,欧盟与美国终于就关税问题达成协议,美国同意将大部分欧盟输美商品的关税降至15%,而欧盟则承诺放宽部分行业准入限制。然而,这一协议并未带来市场预期的乐观情绪,反而引发德法两国的强烈不满,欧洲股市应声下跌,欧元兑美元汇率跌至1.05,创下近三个月新低。
这场协议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经济博弈?为何德法两国反应如此激烈?市场又将如何消化这一结果?
01 协议内容:15%的”妥协方案”
根据协议内容,美国将对欧盟输美商品征收15%的基准关税,低于此前威胁的30%,但仍远高于欧盟此前希望的10%。同时,欧盟同意放宽对美国农产品(如氯洗鸡肉、激素牛肉)的部分限制,并承诺减少对美国科技企业的监管壁垒26。
关键条款:
- 汽车行业:美国维持对欧盟汽车25%的关税,但允许部分高端车型申请豁免。
- 农业领域:欧盟部分放宽对美国农产品的进口限制,但保留对转基因作物的禁令。
- 数字税争议:欧盟暂缓对美国科技巨头征收数字服务税,换取美国降低部分工业品关税5。
然而,这一协议并未解决根本矛盾——美国仍坚持”对等关税”原则,即欧盟对美国商品征收多少关税,美国就回以相同税率。这意味着未来欧美贸易摩擦仍可能随时升级2。
02 德法为何不满?
(1)德国:汽车产业未获足够豁免
德国作为欧洲最大汽车出口国,原本希望争取汽车关税的大幅减免,但最终仅获得部分高端车型豁免,而大众、宝马等主流品牌仍需缴纳25%关税。德国经济部长哈贝克直言:”这不是公平的协议,而是美国单方面的胜利。”7
更令德国担忧的是,协议未涉及”北溪-2″天然气管道制裁,美国仍可能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德国能源自主9。
(2)法国:农业让步引发国内抗议
法国总统马克龙此前坚决反对放宽对美国农产品的限制,认为这将损害欧洲食品安全标准。然而,协议中欧盟仍做出了部分让步,导致法国农民团体强烈抗议,威胁封锁港口阻止美国牛肉进口5。
此外,法国一直主张对美国科技巨头征收数字税,但协议要求欧盟暂缓这一政策,让马克龙在国内面临”对美屈服”的批评5。
03 市场反应:欧股下跌、欧元走软
协议公布后,市场并未如预期般乐观,反而出现明显抛售:
- 欧股普遍下跌:德国DAX指数跌1.2%,法国CAC40跌0.8%,汽车股(大众、宝马)领跌2。
- 欧元兑美元跌至1.05,创三个月新低,反映投资者对欧洲经济前景的担忧6。
- 债券市场避险情绪升温: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降5个基点,显示资金流向安全资产10。
市场担忧的核心问题:
- 经济增长受损:BCA Research此前预测,15%的关税可能使德国GDP减少0.25个百分点,法国减少0.12个百分点4。
- 通胀压力加剧:进口成本上升可能推高欧洲物价,迫使欧央行推迟降息甚至考虑加息6。
- 企业盈利承压:奔驰、LVMH等依赖美国市场的欧洲企业已警告,关税将挤压利润,部分公司可能被迫调整供应链2。
04 未来展望:协议能否持久?
尽管协议暂时避免了贸易战全面爆发,但市场普遍认为,这一协议可能只是”休战”而非”终战”,未来仍面临三大风险:
- 特朗普可能再次变卦:历史显示,特朗普曾多次在达成协议后突然加码关税要求8。
- 欧盟内部矛盾加剧:德法不满可能影响协议执行,甚至引发欧盟内部分裂3。
- 全球经济连锁反应:若欧美贸易摩擦再起,可能拖累全球供应链,加剧经济衰退风险4。
05 结论:一场”苦涩的妥协”
欧美关税协议的达成,并未带来真正的共赢,而是暴露了跨大西洋贸易关系的深层裂痕。德法两国的强烈不满,以及市场的负面反应,都预示着未来欧美经济博弈仍将充满变数。
对投资者而言,短期需警惕欧洲股市波动,尤其是汽车、奢侈品等对美出口依赖度高的板块;长期则需关注欧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及欧盟是否加速转向亚洲市场以对冲美国风险。
这场协议的真正影响,或许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