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通胀分化的魔幻现实:2.9%背后的双重日本
- 整体降温信号:
东京7月核心CPI(除生鲜食品)同比涨幅回落至2.9%,较6月3.1% 下降0.2个百分点,创2025年3月以来最低水平 - 食品通胀爆表:类别7月涨幅6月涨幅加速幅度食品(除生鲜)7.4%7.2%+0.2%餐饮外卖9.1%8.7%+0.4%加工食品8.3%7.9%+0.4%
一碗拉面价格突破1200日元(约60元人民币),寿司套餐价格年涨25%
🏭 2. 涨价海啸:2105种食品的“成本死亡螺旋”
帝国数据银行最新调查揭示灾难级传导链:
图表
代码
- 代表性冲击:
- 酱油龙头龟甲万:500ml装涨价至650日元(+22%)
- 明治牛奶:1升装突破300日元关口(+18%)
- 便利店饭团:均价从120日元跃至150日元
💼 3. 日本央行的三重绞索:7月26日会议前的致命抉择
(1)政策困境三角
矛盾维度 | 当前压力 | 政策制约 |
---|---|---|
通胀目标 | 核心CPI逼近3% | 实际工资连续18个月负增长 |
汇率危机 | 日元贬值推升进口通胀 | 美日利差扩大至5.25% |
贸易冲击 | 美对日15%关税落地 | 出口企业利润压缩20%+ |
(2)黑箱中的博弈筹码
- YCC政策: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限0.25%已名存实亡(实际交易0.47%)
- 负利率遗产:银行体系仍囤积16万亿日元超额准备金
- 政治绑架风险:首相府要求“避免加息冲击中小企业借贷”
🌐 4. 全球关联:当东京厨房连接华尔街餐桌
- 美联储降息博弈:若9月降息落空,日元恐贬至165,触发食品通胀破10%
- 关税传导链:图表代码渲染失败
- 资本逃亡信号:外资连续11周净卖出日股,累计撤资4.3万亿日元
💡 政策推演:三份可能的历史剧本
剧本1:按兵不动(概率70%)
- 维持政策利率-0.1%不变
- 微调国债购买规模安抚市场
- 市场反应:日元跌至160,东证指数下探2800点
剧本2:象征性紧缩(概率25%)
- 放弃YCC上限但保持购债承诺
- 释放“未来数月可能加息”信号
- 风险点:引发债市恐慌性抛售
剧本3:颠覆性转向(概率5%)
- 加息10基点并停止购债
- 触发条件:美日达成关税补偿协议(如放宽汽车配额)
- 核爆效应:日债收益率曲线失控,全球套利交易崩盘
🔮 关键观测点:
- 7月27日:全国CPI数据(预测3.0%)
- 7月30日:春斗后首份实际工资报告
- 7月31日:日本央行政策声明 + 植田记者会微表情分析
*市场共识:当一碗拉面价格超过东京时薪的1/3,任何货币正常化承诺都将沦为苍白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