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即将举行的2025中国企业出海高峰论坛前夕,深圳市艾尼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CEO赵喜平接受凤凰网财经专访时指出,当前中国企业在非洲运营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汇率风险。其中,尼日利亚奈拉兑美元汇率在近年内贬值高达4-5倍,加之当地外汇储备持续短缺,给中资企业的资金安全和经营效益带来巨大挑战。
面对这一困境,中国出海企业已探索出多种创新应对方案:
- 易货贸易模式渐成新选择
部分中资企业开始采用”出口-进口”双向对冲策略。例如,在向非洲出口电子产品后,不再寻求货币结算,而是进口当地优质农产品如咖啡豆、可可等大宗商品,既规避了货币贬值风险,又获得了稳定的商品回报。这种模式特别适合具备双向贸易能力的企业集团。 - 本地化结算平台显优势
随着非洲数字金融的发展,一些中资企业开始借助本地化结算平台,直接使用当地货币完成交易。这种模式可避免通过美元中转产生的高额汇兑损失(通常达10%-20%),同时缩短了资金周转周期。目前,该模式已在东非多个国家取得显著成效。
赵喜平强调:”汇率风险管控已成为中非经贸合作的关键课题。企业需要根据自身业务特点,构建多元化的风险对冲体系。”他建议出海企业重点关注三个方面:建立本地货币资金池、灵活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加强与当地金融机构合作。
业内专家指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推进,中国企业赴非投资将面临更复杂的金融环境。除了企业自身的风险应对措施外,还需要中非双方政府加强货币合作,推动本币结算体系建设,为经贸合作提供更稳定的金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