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石外汇官网:谁在为特朗普关税买单?德银:美国人承担主要成本,未来通胀压力加剧

激石外汇官网分析:2025年7月22日,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揭示了一个关键事实:特朗普政府征收的关税主要由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而非外国出口商。尽管2025年美国关税收入已超过1000亿美元,但数据显示,海外供应商并未大幅降价以吸收关税成本,相反,美国进口商正通过压缩自身利润率来消化这部分费用。这一发现不仅挑战了特朗普“关税由外国支付”的论调,也预示着未来美国消费价格可能面临更严峻的上涨压力。

一、关税成本究竟由谁承担?德银数据揭示真相

特朗普政府自2025年4月起实施新一轮关税政策,对57个国家加征10%-50%的进口税,涵盖钢铁、汽车、半导体等多个关键行业3。白宫多次强调,这些关税旨在“保护美国制造业”并“迫使贸易伙伴让步”,但德银的研究表明,实际买单的是美国人自己

1. 外国出口商未大幅降价,关税成本主要由美国企业吸收

德银分析师George Saravelos指出,如果关税由外国出口商承担,理论上美国进口商品价格应显著下降。然而,数据显示:

  • 加拿大出口商品价格仅温和下调(部分行业降价5%-10%)。
  • 英国出口商品价格小幅下降(约3%-5%)。
  • 中国等主要贸易伙伴几乎未降价,表明出口商并未承担关税成本。

这意味着,美国进口商被迫自行消化关税成本,而非转嫁给海外供应商。德银报告称:“自上而下的宏观证据很清晰——主要是美国人在支付这些关税。”

2. 短期CPI温和,但企业利润率承压,未来通胀风险上升

目前,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涨幅仍相对温和(6月同比上涨2.7%),但这并非因为关税未产生影响,而是因为企业选择牺牲利润而非立即提价89。德银警告,这种模式不可持续:

  • 企业利润率已受挤压,若继续承担关税成本,将被迫涨价。
  • 6月“超级核心通胀”(剔除食品、能源、住宅)环比飙升12倍,显示成本正逐步转嫁给消费者。
  • 沃尔玛、亚马逊等零售商已开始提价,部分商品涨幅超100%。

二、现实影响:美国消费者与企业如何承受关税负担?

1. 零售价格攀升,消费者面临更高生活成本

  • 亚马逊已悄然上调1200多种低价商品价格,包括除臭剂、洗衣液、宠物护理用品等,部分涨幅高达136%。
  • 沃尔玛部分商品涨价20%-30%,如锅具套装从99美元涨至149美元,汽车安全座椅从199美元涨至299美元。
  • 玩具、家具、家电等关税敏感商品价格加速上涨,6月环比涨幅达1%-1.9%。

2. 企业供应链混乱,假日购物季或受冲击

  • 零售商因关税不确定性减少商品种类,Balsam Hill等公司被迫缩减圣诞产品目录。
  • 玩具行业受重创,80%的美国玩具依赖中国供应链,生产延迟导致库存紧张。
  • 企业被迫调整采购策略,部分转向越南、印度,但短期内难以弥补中国供应链缺口。

三、长期影响:美元承压,全球经济格局重塑

德银报告指出,关税政策不仅推高美国国内物价,还对美元构成利空:

  • 关税成本主要由美国承担,削弱美元购买力
  • 全球贸易萎缩,WTO预测2025年商品贸易量下降0.2%,为疫情以来最大跌幅。
  • 供应链加速重组,企业寻求“中国+1”策略,但转型成本高昂。

四、结论:关税战的真正输家是美国企业与消费者

特朗普政府宣称关税将“让美国再次伟大”,但现实是:

  1. 美国企业利润率受挤压,长期可能拖累投资与就业。
  2. 消费者最终承担涨价成本,生活压力加剧。
  3. 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贸易战或导致长期增长放缓。

德银的结论清晰:关税的真正买单者不是外国出口商,而是美国企业和普通家庭。随着8月1日新一轮关税截止日临近,若政策继续推进,通胀压力可能进一步恶化,最终考验美国经济的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