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价突破4000美元的历史性时刻,全球黄金市场的资金流向悄然生变,西方ETF重新掌握了定价权。
国际金价近日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历史关口,创下自1979年以来最大年度涨幅。在这场黄金盛宴中,市场主导力量正悄然转变。
中信建投宏观周君芝团队指出,8月以来黄金创新高主要由金融投资参与者驱动,特别是ETF资金流入回暖。
通过三个高频跟踪维度分析:一是西方市场重新主导ETF流入,定价主线从“去美元化”转向降息预期;二是COMEX期货“快钱”持仓与金价存在脱节;三是沪金溢价由正转负,反映非美地区投资降温,西方资金重新主导全球黄金投资。
01 市场扫描:金价强势突破的关键数据
黄金市场迎来里程碑时刻。10月7日,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市场交投最活跃的2025年12月黄金期价突破每盎司4000美元,一度创下每盎司4014.60美元的历史新高。
今年以来,国际金价已累计上涨约50%,黄金成为全球表现最亮眼的主要资产之一。
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在美国康涅狄格州格林尼治经济论坛上表示,投资者应将“约15%的资产配置在黄金中”。
他认为,债务工具“已不再是有效的财富储藏手段”,黄金则是“当投资组合其他部分下跌时表现最佳的资产”。
02 主导力量:谁在推动本轮黄金上涨
黄金市场价格虽由交易形成,但不同参与者对价格趋势的影响力截然不同。
依据黄金的市场需求结构,可以把黄金市场的参与者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金融投资参与者,一类是非金融投资参与者。前者主导金价的趋势,后者为市场底部提供支撑。
数据显示,自2000年以来,金融工具累计黄金(黄金ETF+期货净多头头寸)的波动率是净消费(金饰+科技用金)波动性的两倍多。
黄金地表库存的结构可以看到,金融需求占比虽然小,但波动剧烈,主导黄金价格的趋势变化。非金融需求尽管占比较大,但对黄金价格多起到支撑但不决定趋势。
03 资金流向:西方ETF重新掌握定价权
2024年下半年以来,全球ETF需求进入补库阶段,但主导的买盘力量出现多次切换,反映市场定价主线的切换。
今年6-8月,西方市场重新主导ETF流入,直接映射下半年黄金的宏观定价主线,已经从之前的“去美元化”叙事转向对降息路径的关注。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截至9月底,全球黄金ETF年内净流入已达640亿美元,其中9月单月流入创纪录的173亿美元,扭转过去四年合计230亿美元的净流出趋势。
美国SPDR黄金信托(GLD)的资金流入刷新历史纪录,达到350亿美元,远超2020年的全年峰值。
04 区域分化:沪金溢价转负的信号意义
追踪区域价差的变化,可以清晰捕捉到8月启动的第二波黄金价格上涨与4月见顶的第一波金价上涨之间,市场投资结构的重要变化。
其中,沪金溢价由正转负,表明非美地区投资热度降温,西方地区重新主导全球黄金投资市场的资金流入。
与此同时,纽约金和伦敦金溢价常态性回归,前期推动市场活跃度的跨市场套利降温后,本轮价格上涨过程中,期货“热钱”或仍处在观望的局面。
这一变化与今年4月的市场格局形成鲜明对比。当时,非美市场的黄金投资热情高涨,推动沪金溢价持续走强。
05 机构布局:全球资金如何配置黄金
面对金价持续上涨,全球投资机构正积极调整黄金配置策略。
高盛集团将2026年12月黄金价格预期从每盎司4300美元上调至4900美元,理由是“央行增持与私人部门分散化需求强劲”。
报告预测,未来两年各国央行年度购金量将分别达80吨和70吨,其中新兴市场央行将继续增加黄金在储备资产中的比重,以降低对美元的依赖。
BCA Research大宗商品策略师Roukaya Ibrahim称,全球黄金ETF资产占比已由一年前的1.9%升至2.6%,并形容当前投资热度“史无前例”。
06 趋势展望:黄金牛市能否持续
对于黄金未来走势,市场观点出现分化,但多数机构仍看好中长期表现。
高盛对2026年底前23%价格涨幅的预测基本保持不变。具体预期包括:央行购买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和2026年央行购买量将分别平均达到80吨和70吨。
随着美联储到2026年中期降息100个基点,西方ETF持仓将上升,为价格涨幅贡献5个百分点。
道富环球投资管理在最新发布的每月金价观察报告中指出,金价在今年第四季或明年初冲上4000美元的机会率高达75%,并预测今年将成为自1979年以来金价回报最强劲的一年。
也有机构提示短期风险。美国银行曾预测黄金价格今年将轻松涨至4000美元。随着目标达成,该机构认为,黄金已兑现大部分上涨预期,目前略微超买。
美国银行提醒投资者保持谨慎,认为黄金可能面临“上涨动能衰竭”,或将在第四季度出现“盘整或回调”,回调价位可能低至3525美元。
从历史经验看,黄金定价存在三个锚:储备价值、消费价值和交易价值。
2016年之前,金价和美债利率及美元指数高度负相关,主要定价黄金的交易价值。但如今,随着美元信用裂痕持续扩张,黄金正开启长期牛市。
随着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以及全球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持续,西方ETF资金与央行购金的共振或将继续推动黄金站上新的历史高度。